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将下面五句话排好顺序填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语段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5分)
①因为争论不出名堂。
②我是川人,深知川味之奇异。
③北京人不是说吗:“麻油拌韭菜,各人有所爱。”
④孟轲虽然说:“口有同嗜焉”,也是就一般口味而言的,叫他这个山东人来尝尝四川口味!
⑤法国人说得好:“说到趣味,无可争论。”你说我的欣赏趣味很传统。你说的对。可是,有些异味,比如“咬姜喝醋”,就是四川人受不了。但如果真有一个怪杰一边咬姜一边喝醋,吃得津津有味,你能怎么样?
答:顺序
。(只填序号)
观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3-05-08 11:28: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请你概括图中揭示的遗忘规律(不超过20个字),并指出应对措施。(3分)
同类题2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采用对偶短句的形式,不超过25个字。
端午节如期而至,挂菖蒲、品粽子、赛龙舟、佩香包……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唤醒独特而鲜明的集体历史文化记忆。一缕缕千年不绝的民族文化情感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端午文化与屈子精神,已化作了国人的文化基因,现在最关键的是让端午文化进一步适应现代生活,与当下生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形成更多时尚活泼的创新形态。比如,借鉴网络直播模式,将原生态的采粽叶、包粽子、做香包的情景搬上直播平台,好吃好看又好玩;在地方特色旅游中融入端午活动;设计一些与端午相关的时尚且实用的文化创意产品,使之更好地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时代改变生活,不变的是民族文化符号,在传承中别开生面,在更新中保存内涵,主动适应变化,注入时代气质,传统节日就能过得更有价值、更有韵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进行了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46﹪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13﹪的人表示是父亲。
材料二: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120字。
同类题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⑤①④②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
D.③②①④⑤
同类题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月夜原是神秘的、安谧的、凄清的,
,树多即可增进幽暗和谧静。
①幽暗可以衬出月色皎洁
②平湖秋月的妙处,便是树多
③与其在歌吹喧阗、灯火辉煌的地方玩月
④阒静可使观者的精神舒缓,与月冥合
⑤毋宁在寂寥无人、幽暗阒静的所在
A.②③⑤④①
B.①④③⑤②
C.②④①③⑤
D.③⑤①④②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