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许多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设“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④⑤①③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0-23 11:0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09年高考考生见诸报端最多的当属最终被取消了录取资格的何川洋。这个重庆文科状元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高分庆贺,“更改民族成分”的丑闻一下子就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到底该不该取消何川洋的录取资格,针对这个争论,某报记者随即进行了采访,试根据以下不同人物的身份补写出相关的回答。
(1)一高二学生:
(2)一学生家长:
(3)何川洋的老师:
(4)教育部主管官员:
同类题2
依次填入下面三幅对联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桃花扇,万古奇文论语篇。
②粉墨辨忠奸,轻歌曼舞皆世态;筝琶
,急弦缓管尽人情。
③德如膏雨都润泽,
是长春。
A.千秋绝唱 诉悲欢 福似东海
B.千秋绝唱 弹喜怒 寿比松柏
C.百年难见 弹喜怒 福似东海
D.百年难见 诉悲欢 寿比松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据新闻午报报道,今年我市选择复读的考生中,很多都是高考的线上生,其中不乏500分以上因名校情结“主动落榜”的。市教育考试院最新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600多名线上生撤销志愿,选择复读。昨天,记者从东方网高考论坛上看到,“高分复读”已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我市自强进修学院院长雷慧告诉记者,高分复读的考生大多都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因几分之差与多年的梦想失之交臂难免心有不甘。还有一部分考生出于攀比、从众心理,认为不考进名校没面子。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要反映时代要求,能对现实产生针砭之效,以促进社会进步。
B.“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C.“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来到千里之外的乡村的第一天晚上,望着月光,思念如潮,彻夜未眠。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中,觉这样一脸沧桑的面孔,操着夹杂闽南话的英语,却是华人的容颜。
同类题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往往崇拜远处的人,
①
。离得远的人,与你没有任何现实的利益冲突,他们
②
,看到的全是你的优点;离得近的人,见你衣裳皱巴貌不惊人,即便你很有才华,他们也并不欣赏,因为他们
③
。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