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28 12:01: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光照
②地形
③土壤
④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小题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B.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全球人口容量还是有限的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人口容量会越来越大,直到无限大
D.地球上还有许多未开发的资源,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同类题3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90-2009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化轨迹(我国几何中心位于104.9
0
E,36.2
0
N)。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0-2009年间
A.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的东北
B.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C.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小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D.经济重心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小题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助于缩小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距离
B.人口重心南移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2004年后,经济重心西移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D.2007年后,人口重心西移是因为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
同类题4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生物承载力占全球比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是( )
A.人口数量
B.气候条件
C.地形条件
D.国土面积
【小题2】下列有关各国生物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比重大,因为青藏高原的面积大
B.巴西比重大,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大
C.印尼比重小,是因为国土面积小
D.印度比重小,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小
同类题5
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回答下列问题。
省级行政区
总人口数/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北京市
2 115
8.93
4.41
天津市
1 472
8.28
2.28
吉林省
2 751
5.36
0.32
湖南省
6 691
13.50
6.54
广西壮族自治区
4 719
14.28
7.93
【小题1】表中( )
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
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
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
【小题2】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
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
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
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
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