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回答下列问题。
省级行政区
总人口数/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北京市
2 115
8.93
4.41
天津市
1 472
8.28
2.28
吉林省
2 751
5.36
0.32
湖南省
6 691
13.50
6.54
广西壮族自治区
4 719
14.28
7.93
【小题1】表中( )
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
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
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
【小题2】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
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
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
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
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7 08:0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容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北京市的土地资源可供约6036万人口居住,水资源可以供养约1551万人.由此可见,北京市可供养的人口总数应是
A.6036万
B.1551万
C.7587万
D.4485万
【小题2】下列不属于人口容量的特点的是
A.临近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确定性
同类题2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2)A—B一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其原因是:
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同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大于人口合理容量(_____)
同类题4
读东经120度经线穿过的部分区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相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为甲地位于________。
(2)列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的异同点。
区域
甲地
乙地
气候类型
________
气候特征
________
成因
________
________
分布规律
________
(3)与甲地区相比,乙地的人口容量________,判断理由是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下表是江苏省各设区市环境承载力指数(数值越大,反映环境承载力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表可知
A.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
B.经济环境承载力:苏北>苏中>苏南
C.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
D.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
【小题2】提高苏北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最主要是
A.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B.加强资源开发,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C.加强区域协作,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D.加强生态建设,保护青山绿水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