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
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4-19 05:4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
C.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成正相关
D.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合理容量逐渐降低
同类题2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约16亿人
B.10亿以内
C.8~9亿人
D.7亿以内
【小题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同类题3
夏蓉高速公路建设工期48个月, 2012年通车。下图为贵州黔东南路段景观图,厦蓉高速贵州境内的黎平水口至都匀路段,桥梁和隧道所占比例高达70%。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夏蓉高速公路桥梁众多的自然原因的是
A.地形崎岖
B.技术先进
C.气候湿热
D.风景优美
【小题2】若M、N分别表示某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A.M<N
B.M=N
C.M≤N
D.M>N
同类题4
不同地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图为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应的人口规模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自然资源
B.乙—生活消费水平
C.丙—社会生产力
D.丁—人口迁入
【小题2】要提高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可行的措施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住房建设
C.人口大规模迁出
D.加强科技应用
同类题5
读我国地区,回答问题。
制约甲、乙、丙、丁四地区各自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热量条件差
B.乙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C.丙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
D.丁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