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
C.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成正相关
D.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合理容量逐渐降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08 09:47: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通常可作为衡量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的是
A.资源状况
B.人类社会发展阶
C.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段
同类题2
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是 ( )
A.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B.大量迁入人口
C.进行人工降水
D.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同类题3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小题2】为提高我国土地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鼓励消费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变耕地为工业用地
同类题4
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同类题5
读下面“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D表示
。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变化/稳定)的。
⑵图中A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则它表示的是
。
⑶图中B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则B表示的是
因素。
⑷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如其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由此判断C要素为
。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