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通过品赏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请你用原文语句回答孟子定义的“大丈夫”应坚守怎样的仁义道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06-17 11:40: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自己才有别人,有别人也才有自己。对于这个道理,
(1
)
,可是却做不到。其实自己以外都是别人,可是有相干的,有不相干的。可以说是“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妻子、我的朋友等,是相干的别人;
(2
)
。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家族亲友,
(3
)
。
自己也许愿意只顾自己,但是自己和别人是相对的存在,离开别人就无所谓自己,所以他得顾到家族、亲友,而社会、国家更要他顾到那些不相干的别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揣摩并写出划线句子的“言外之意”。(不超过25字)(5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想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
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了很多熟人。”
同类题3
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运动会上,有同学鼓励室友:“加油!你是最棒的!”
B.王小乐在“个人述职”结束时,说:“感谢聆听!”
C.看望老师后,老师送你到门口。你说:“恕不远送!”
D.辩论会上,正方对反方说:“你这样胡搅蛮缠,就不够意思了……”
同类题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有志于学习写作的人,要训练敏锐的感知力。感知敏锐的人,善于洞察前景,
。相反感知迟钝的人,则过于拘泥和死板,
。写作者要学会感知,善于透视,
,从细小事物中得出人生哲理。
①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见微知著
②见微知著,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③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只看到过去,看不到未来
④只看到现象,只看到过去;看不到本质,看不到未来
⑤从偶然的事件中发现深刻的意义,从平淡的事件中洞察其必然规律
⑥从平淡的事件中洞察其深刻的意义,从偶然的事件中发现必然规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同类题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
。
,诚如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①***诗词情景交融、意境高远
②“境界”也就是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美学范畴
③《沁园春•长沙》上阕把湘江秋景写得宏伟壮阔,绚丽多彩,与下阕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相匹配
④***诗词魅力无限,不仅因为他文学功底深厚,更在于他精神崇高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