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
人口算术密度(人/km
2
)
313
129
70
3
人口生理密度(人/km
2
)
559
934
3 503
35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小题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1-18 04:11: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2000年深圳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聚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深圳市中心商务区主要分布在()
A.专业人口集中区
B.外来人口集中区
C.物流从业人口集中区
D.港口工人集中区
【小题2】深圳市1990~2000年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部人口向北部迁移
B.北部净迁入人口数量大
C.南部人口数量减少
D.北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同类题2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吉林
B.辽宁
C.山西
D.陕西
同类题3
与华北地区比较,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的原因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水资源少
C.太阳能资源少
D.科技水平低
同类题4
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科技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原因
②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使得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Ⅲ Ⅱ Ⅰ
B.Ⅱ Ⅰ Ⅲ
C.Ⅰ Ⅱ Ⅲ
D.Ⅰ Ⅲ Ⅱ
同类题5
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