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21 11:20: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发展受到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回答问题。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原因是
A.空间条件优越
B.能源资源丰富
C.开放程度高
D.生活消费水平高
【小题2】下图中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① 耕地 ②科技应用 ③人口迁移 ④道路交通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项目
河谷用地空间
可供水资源
生态环境
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73.5
77.67
73.37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09.8
211.39
116.96
【小题1】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
A.73.37万人
B.77.67万人
C.109.8万人
D.211.39万人
【小题2】目前该城市的人口为55.84万人,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
A.加快拓展河谷用地
B.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
C.促进人口合理迁入
D.加大力度整治环境
同类题3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4
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经过50多年建设,在荒漠上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构筑起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造林,会使当地( )
A.人口容量增大
B.人口密度明显增大
C.环境承载力减小
D.人口合理容量减小
【小题2】塞罕坝大面积人工林对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涵养水源
B.美化环境
C.减轻风沙
D.保持水土
同类题5
下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
A.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