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王熙凤的出场,王熙凤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07-07 02:15: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不满和愤怒。我国多地民众自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其间发生了一些不理性的行为,许多地方发生了打砸抢烧等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各地的社会治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谴责。
请你拟写一条两句话的宣传标语,号召人们理性爱国,合法表达抗议诉求。要求两个句子字数相等,每句不超过20个字。(4分)
同类题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已经收到了你群发的信息,你的新号码我已经惠存,以后我们要多多联系。
B.上周从你那里借的书我已阅读完毕,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明日我将会亲自登门璧还。
C.这次画展能够成功举办,得益于每个人的绵薄之力,我在这里向大家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D.为了打破会场紧张而尴尬的氛围,我首先为大家垂范,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能调动大家发言的积极性。
同类题3
初中毕业,同学们书写赠言相互激励,得体的一项是( )
A.学贯中西传美誉,财源千里寄余生。
B.倾盖如故结新朋,白头如新长相知。
C.紫燕双飞迎春舞,红花并蒂朝阳开。
D.策马扬鞭需努力,十年奋斗栋梁才。
同类题4
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虽然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穆公访诸蹇叔——秦穆公拜访了蹇叔。
C.吾得兄事之——我要像兄长一样对待他。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这是我为您效劳报命的时候。
同类题5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描述自己的画竹经验时曾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变,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下面是郑板桥竹画创作过程的简图,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这一创作过程。(不超过80个字)(5分)
审美选择 改造加工 形诸画卷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