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每句不超过30字。
在几何学家陈省身先生执教五十年的庆典上,中外多位数学家到场恭贺。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自称是数学门外汉的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轮到范曾演讲时,他开口就问:“ (1)  ?”全场哄堂大笑,因为台下坐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堂的数学专家、教授、博士生,最低的也是数学系本科生。范曾接着说:“从大笑中,我知道了你们的答案。当然很惭愧,是我。”之后,他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了数学:“ (2) 。”雅致生动的语言,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0-04-09 04:5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以下是“杨澜工作室采访余光中:江河终必要入海”的采访片段,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澜:您去过这么多地方,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永久住址,要么在台北,要么在美国,您几次去美国,后来在香港的中文大学教了很多年的书,现在住在高雄。如果让您在地图上标出最心爱的地方,应该是哪里?
余光中:这很难说,因为我住过许多地方。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了好多抒发乡愁的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似的,不是某省、某县、某村,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成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一个地理的某一点。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国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所以那一年我到东北去访问,那东北的作家就欢迎我,我短短的致词就讲到我小时候在抗战时候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城万里长”。 
杨澜:《长城谣》。 
余光中:我小时候也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在目前的台湾做一个所谓中国的诗人,也许是有点困难,或者会引起非议,不过我这儿有一篇散文,里面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澜:为荣?
余光中:没有了。(余光中的原文没“为荣”这两个字) 
杨澜:     
访谈至此,如果你是杨澜,你会怎么说?(1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