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国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四个时期的情况。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小题2】丙时期,该国人口增长( )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经历了快—慢—快的过程
C.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小题3】为了确定该国人口的合理容量,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地区开放程度
B.自然资源
C.生活和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31 11:1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因素中,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是
A.科技水平提高
B.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C.环境质量提升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同类题2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小题2】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
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
同类题3
图1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地
C.地形
D.水源
同类题4
据专家的统计,我国西藏人口容量约每平方千米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约500人。关于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现在的人口密度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同类题5
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消费水平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没有影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