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夜光藻是形成海洋赤潮的主要藻类之一,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光藻所引发的赤潮,在国内外都很常见。
①海水的荧光,主要是在海水中的夜光藻受到刺激时由生物体发光的化学反应形成的
②夜光藻大量密集时,白天一般呈粉红色,浓度高时还呈褐红色,夜间则会出现蓝色荧光
③不同浓度、温度、光照等环境下,夜光藻发出的光的颜色会不一样
④夜光藻是单细胞生物,既有植物的特征,比如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⑤夜光藻在密度低的时候,发出的光不足以让人发现,当夜光藻达到一定密度引发赤潮时,荧光的亮度就会很明显
⑥又有动物的特征,比如能够移动,所以又俗称“夜光虫”
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②⑤④⑥
C.④⑥①③⑤②D.④⑥①⑤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7-01-17 06:3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 (《孟子·离娄》)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趁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尔反尔,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