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画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读哲学使人深刻,读历史使人睿智,读诗歌使人灵透。你看:一篇《祸兮福兮》给了我们一把利剑,劈开纷繁的世界,让人将利弊得失看得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书呈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之美,更有隐在其后、超越其上的一种大美情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1-26 04:2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
。
,
,
。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
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⑤②
C.⑥③④①⑤②
D.⑥④②⑤③①
同类题2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两端;其实,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它们是人类文化的两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更高。
①营造更完美的创造空间
②艺术工作者多懂一些科学
③可以有更多灵感
④可以更好地发挥艺术器材的效能
⑤更能充实生活,享受美的熏陶
⑥科学工作者多懂一些艺术
A.⑥④⑤②③①
B.⑥③⑤②④①
C.②③①⑥④⑤
D.②④①⑥③⑤
同类题3
张伟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几种情境中,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张伟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白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张伟的同学王涛写作文时想用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张伟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呀!”
C.张伟的同学李华要到外地上学,张伟为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李华,你现在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D.张伟的同学刘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张伟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同类题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思维程式等,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性,除此之外,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①_____。文化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呈现出蓬勃态势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相反,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②_____,这种征候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便由衰落走向死亡,③_____。
同类题5
关于悲剧,鲁迅有过这样的见解:“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夏瑜和孔乙己等都是著名的悲剧人物。请你参考示例,就《哈姆雷特》或《呐喊》小说集中的悲剧人物写一段简评。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得当,条理清晰,不超过90字。(6分)(下面表格每行20字)
例如:祥林嫂的悲剧主要是时代造成的。她善良勤劳,却被封建宗法制度彻底摧毁,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她反抗改嫁、捐门槛,都脱离不了封建思想的磁场,她的悲剧必不可免。(76字)
90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