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小
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08 09:0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小题2】在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上述影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
A.
B.
C.
D.
同类题2
下图是“某市1990~2000年不同方向人口密度分布曲线”图,据图回答1990~2000年该市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B.人口向郊区发展
C.这种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主要发生在小城市
D.这种人口分布变化在发达国家不明显
同类题3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开放程度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自然资源
【小题2】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落后
B.政策扶持
C.矿产枯竭
D.教育需求
同类题4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小题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小题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同类题5
读下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人口年龄系数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年龄系数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时间依次是( )
A.1998年和2045年
B.2020年和2045年
C.1998年和2020年
D.2030年和2045年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