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小题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小题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03 10:44: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小题2】图示区域沼泽土广布与水循环环节相关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同类题2
下图五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表示南美洲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小题2】甲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同类题3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判断依据是
。
(2)图中N处易发育成
,其原因是
。
(3)如要判定M处岩层形成时的地质年代,可行的方法有
和
。
(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②处的岩石具有
结构。
同类题4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的原因主要是
A.河、湖面积减少
B.植被覆盖率降低
C.耕地面积扩大
D.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2】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同类题5
2016年春夏,由于持续的大雨和暴雨,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武汉等城市相继出现城市看海的尴尬景观。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小题2】下列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
①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②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③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④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