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化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的兼容的文化。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是刚健的,君子效法天道,也应以刚健立身,自强不息。中华文化之所以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然而,自强不息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说“容乃公”,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唯公才能久。中国人常用“ ”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以用来形容中华文化的品格。(    )。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唐朝最大的都城长安是当时的国际都会,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大食、天竺、真腊、新罗、日本等许多国家的使臣 。在宗教方面,除了道教和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传播。唐朝的长安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开发兼容的特点。
今天,我们要认真清理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精神,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是在古代创造出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一样,都是没有前途的。  
(选自《语文(必修4)》 袁行霈《中国文化精神》)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兼容并蓄 摩肩接踵   固步自封
B.经久不衰   海纳百川 络绎不绝   抱残守缺
C.经久不衰   兼容并蓄 络绎不绝   固步自封
D.源远流长   海纳百川 摩肩接踵   抱残守缺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的国际都会是唐朝最大的都城长安,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
B.都城长安是当时唐朝的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
C.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
D.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是唐朝的都城长安,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敢于、乐于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B.中华民族敢于、乐于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吸取其中的营养。
C.中华民族善于、乐于也敢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吸取其中的营养。
D.中华民族善于、乐于也敢于吸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31 12:0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不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而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
然而,新科技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掉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 ,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 ,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大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 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 ,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不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而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B.他们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
C.他们不是文化景观的制造者,而是文化风尚的观看者。
D.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的一项是
A.草根越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缺少文化的话语权;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越能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
B.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越能在原有的格局中掌握话语权。
C.草根越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缺少文化的话语权;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D.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千篇一律 言简意赅 鱼龙混杂 细水长流
B.如出一辙 一针见血 席卷天下 细水长流
C.千篇一律 一针见血 席卷天下 源远流长
D.如出一辙 言简意赅 鱼龙混杂 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