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生生之谓易。”阴阳相生,生生不息,此之谓易。独阳不成,独阴不长,二者在抗衡与交融中,互相汲取自身赖以成长的滋养。(甲)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由其内部刚柔、翕辟、动静、开合等对立双方的交感、搏击和消长而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这种“生生不息”的思路和视角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独具特色的本体论及宇宙观,进而影响并渗透到文艺创作的审美理念之中。
(乙)如果说,《周易》仅仅描述了天地生生之德,那么《中庸》则将生生之德抽象为“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本意是言行一致、真实无欺,此性恰与天道运行的秩序性相吻合。(丙)《兰亭序》之殊胜之处使在于一任真情实感喷薄而出,不回避、不含糊,不故弄玄虚或故作超凡脱俗,以一片至诚示人。金圣叹为其至诚之心所打动,遂慨叹王羲之为“古今第一情种”。
四合院是中国①汉族的一种传统建筑,②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并将庭院合围在中间。③如果呈“口”字形的为一进院落④、“日”字形的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的宅院,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⑤——妇女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所以古人有诗云⑥:“庭院深深深几许”。⑦一般说来,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⑧比较隐秘的空间。四合院的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