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一个人在教室里想着、写着,几乎忘记了一切。
B.“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大小姐!”爸爸“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催几次了,你总要有一个答复吧!”
C.要反对下述两种倾向:明于知彼暗于知己;或者相反,离开客观条件,毫无根据地瞎说盲干。
D.写议论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引文?问题是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2-22 11:4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小题。
修路,对山水而言,破石动土,刀砍斧凿,撕裂植被是不可避免的。路,就像一条长长的沟壑,(分割/切割)在山水之间。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枯躁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京承高速,就是其中一条梦境般的快速路。不但看不出丝毫的撕裂痕迹,反而使人感到,这山水,这路,原本就是完美的一体,天造地设的一体。这一切,是修路人用智慧、汗水(营造/建造)出来的。这山山岭岭,这广袤的野地,虽无言则有心,记着他们的风餐露宿,记着他们的流血与牺牲。这(延展/延伸)路面,这些令人心惊的高山隧道,令人叹为观止。何谓劳动,就是用一颗热血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创造出人间奇迹。 
路旁燃烧的那一排排火炬树,把山野和路面映照得格外鲜艳,使之生机盎然。这,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金山岭下的那些野山菊,一丛丛、一簇簇地微笑在那里,仿佛与崔巍长城有个约定似的------它们遥相呼应,心照不宣。
【小题1】【小题2】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凿(záo) 枯躁B.袤(mào) 跋山涉水
C.隧(suì) 崔巍D.簇(cù ) 心照不宣
【小题3】【小题4】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A.切割 建造 延展B.分割 建造 延展
C.分割 营造 延伸D.切割 营造 延伸
【小题5】【小题6】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①B.②C.③D.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甲)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来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乙)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丙)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无时无刻
B.惦念
C.安宁
D.一派苍凉
【小题2】文中的划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