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俗语,并按要求解说。
很多俗语都带有哲理性,揭示出相关的道理。例如“活到老,学到老”说明学无止境,人一辈子都要学习。又如“
”,说明
。再如“
”,说明
。以上这些话,生动地道出了关于读书学习的道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2-04-26 09:1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仿照下列例句,再以“含蓄”为话题,拟写两句话,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字数可略有增减。(5分)
含蓄是一种表达,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不善言辞,不会技巧,不懂艺术的人,则远离含蓄。
含蓄是一种修养,一种情趣,一种韵味;缺少修养,缺少情趣,缺少韵味的人,则难有含蓄。
同类题2
仿照例句,另选两个字,分别写一段话。要求:拆字合情合理。
例句: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舒心。
同类题3
古代章回小说,都有回目,一般为偶句。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回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请为《雷雨》(课本节选部分)写个回目。(每句八个字。4分)
同类题4
请将下面的文字改写成一个陈述语气的句子,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3分)
这榕树,这故乡的榕树,这迎着江风的榕树,这晕染出一片苍翠的榕树,千百年来,是在等待什么呢?
同类题5
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B.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C.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选用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