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
清白
在人间。”
“清白”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高尚的节操。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
“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
。”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
鸾鸟凤皇
,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
,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5 10:4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句字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斑纹》)
B.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啸,瓤肉莹白如冰雪。”(《南州六月荔枝丹》)
C.根据河流动力学,设计了内河,丰富了公园的景观,岛上的灯光水塔也就成了航标灯塔。(《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D.柳枝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了,可是他们也要细末细琢地粘上去。(《景泰蓝的制作》)
同类题2
下列诗句
没有
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C.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同类题3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标题有“留别”二字,因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准备去吴越前夕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又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同时将宇宙人生进行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长照万古。
C.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由此可见作者面对仕途失意的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的心境。
D.辛弃疾的《青玉案》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是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同时更是诗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
同类题4
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 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同类题5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B.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
C.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
D.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