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人常借“水”的意象比喻人生道理。下列文句,借由“水”的意象比喻“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选项是:(3分)
A.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D.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2-10 10:4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书画院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
(2)茶叶店对联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下联:______________
备选短语:
千秋 片纸 九州
松涛梦 荡俗尘 芝兰魂
水甜幽泉 香凭崖畔 竹院赠绿
歌唱东方红风云胸中贮 能缩天下意
同类题2
临近毕业,同学们都用留言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请根据以下两种情景,分别写一则留言作为送给同学的心灵寄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明、得体,每则20字以内。(6分)
⑴写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一位同学。
⑵写给曾与自己有过误会的一位同学。
同类题3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施耐庵着力刻画风雪,对刻画人物起到烘托作用。请以“天晴了”为开头,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场面描写。
要求:1.侧重描写;2.采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3.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同类题4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元宵节和中秋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一天瑞雪 遍地笙歌 中天皓月 万户春灯
明世界 报元夜 乐团圆 兆丰年
元宵节:上联
下联
中秋节:上联
下联
同类题5
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喻)
B.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比拟)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 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设问)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比喻)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