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7-02-05 07:2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的作者是巴金,它和《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爱情与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主人公有觉慧、觉新、觉民、觉醒四兄弟和鸣凤、梅芬、瑞珏等女性形象。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使用了通感的修辞。“风来花底鸟语香”和“鸟抛软语丸丸落”两句诗也用了这种修辞。
C.“古文运动”是指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是宋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为唐宋八大家。苏轼在文学上具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诗、词、散文都有很高成就。
同类题2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运用比喻的手法,准确表现出诗人奇诡的想像和诗作壮阔的气势。
B.“崛起的建筑里/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采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变革者变革的目的和创造的意义,体现了诗人的人本精神和人道情怀。
C.“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暗含对比的手法,突出北平之大与自己涉猎之少,突出北平的丰富与博大,体现出我对北平的赞美。
D.“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引用诗句的手法,点出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乡土情结”。
同类题3
与“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具有同样修辞特色、效果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D.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同类题4
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比喻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
B.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
C.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
D.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
同类题5
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他们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