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可寄情,也可寓志。古人多用对联,在精炼的语言中品评古今人物。
如:诸葛亮——上联:日月同悬出师表 下联:风云常护定军山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人物,补写下联。(6分)
烛之武——上联:三寸巧舌力挽狂澜纾国难 下联:
荆 轲——上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下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1-14 03:30: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诗句中作为“珠帘绣柱围黄鹄”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弱柳青槐拂地垂
B.锦缆牙樯起白鸥
C.初月行云着蝉翼
D.杨花雪落覆白苹
同类题2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C.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D.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杜牧《阿房宫赋》)
同类题3
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月亮嘲笑流星:为了一时的辉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流星无怨无悔:你纵然高雅静谧,可总是借助别人的光芒来点亮自己。
同类题4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A.比喻 设问 对偶
B.拟人 反问 对偶
C.比喻 反问 对偶
D.拟人 设问 比喻
同类题5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