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般西洋读者认为中国诗富于暗示,也即言有尽而意无穷。下列所举诗句不属于此类的是( )
A.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济慈)
B.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D.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1-12 03:54: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字数控制在50字左右。
同类题2
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A.引用 对比 比喻 排比 借代
B.引用 对比 借代 排比 夸张
C.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人
D.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物
同类题3
在“溪”、“山”、“江”、“月”、“海”、“花”中任选二至三个作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创设某种意境,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
同类题4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B.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