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根据括号中提示的两位名人的事迹,分别为下面的两副对联拟写上联或下联。(任选一题,平仄不作要求)(3分)
(1)上联:
(杜甫)
下联:四海危艰,周树人激浊扬清,嬉笑怒骂作文章。(鲁迅)
(2)上联:破解物种起源密码。 (达尔文)
下联: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3-18 02:49: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幽默讽刺手法的一句是
A.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B.“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他也真怪,即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D.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
同类题2
某校《起航》杂志社准备为高三同学开辟一个专栏“梦想照亮现实”。请以杂志社的名义写一则该栏目征稿宣传词,要求紧扣专栏主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
同类题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德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读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同类题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B.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同类题5
借代是指,作文章时不直接写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即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去表述。这不仅体现了一种语言转换能力,也显示出一种思维张力。请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仿照例句,表达下面一句话的意思。
我们既要发扬民族传统,又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示例:我们既要吃烤鸭品龙井,也要尝牛排饮咖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