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他们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6-03 04:4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同类题2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为何古人认为丹顶鹤只栖息在高洁之地?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鹤是高贵的。
B.在这一刹那,在这充满神奇的寂静之中,谁能说这片刻就不是永恒?
C.难道没有人听到过秋天豆荚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D.如果不走进呼伦贝尔,怎么能体味出那草原牧歌中的蓬勃豪迈之气?
同类题3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元稹《使东川·南秦雪》)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D.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红楼梦〈咏白海棠〉》)
同类题4
下面句字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斑纹》)
B.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啸,瓤肉莹白如冰雪。”(《南州六月荔枝丹》)
C.根据河流动力学,设计了内河,丰富了公园的景观,岛上的灯光水塔也就成了航标灯塔。(《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D.柳枝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了,可是他们也要细末细琢地粘上去。(《景泰蓝的制作》)
同类题5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