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欢庆佳节之际,中国人喜欢草拟对联来渲染节日氛围,表达喜悦心境。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 春 对 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04-13 01:1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鲁迅《祝福》)——本句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我”在听闻祥林嫂死讯后愤激而沉痛的复杂心理。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本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把抽象之“愁”写得具体可见,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亡国后内心的波澜。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十分巧妙地写出了淡淡的荷香随微风四处弥散、若有若无的情状。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有老当益壮、为国效力的壮志但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同类题2
下列各句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①越是浮躁的时代,越需要沉潜味道,变化气质。在生存压力下不改志趣,于碌碌风尘中毋忘诗心。
②在公演完自我介绍环节,杨超越突然表示要为粉丝再清唱一遍。结果这一清唱,唱出了一个大型车祸现场!
③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④山谷轻轻推开燠热的晚云与水气,适时让蝉声鸟声浮升上来,次第溶化在迷幻的暮色。山里的黄昏,竟不是想像中那样宁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3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五人墓碑记》)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山河破碎风飘,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类题4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
C.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用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使人酣畅淋漓。
同类题5
下列诗句中
没有
使用借代手法的项是( )
A.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姜夔《鬲溪梅令》)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