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可用“生命”为话题,也可另选话题。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和伤悲就是那并行的铁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4-21 10:5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3分)
A.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B.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C.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D.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同类题2
选出与例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A.……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着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同类题3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判断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狼嗥)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像山那样思考》)
——运用排比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气势,多方面列举狼嚎对多种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突出狼在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对深刻的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B.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致橡树》
——作者采用两组博喻,分别写出了以“橡树”为象征的男子,他阳刚、坚定、顽强、傲然不屈;以“木棉”为象征的女子,她集美丽、柔弱、英气于一体。
C.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获得教养的途径》
——采用形象的比喻,又照应前文“真正的教养……永远都在半道上”,生动地说明为获得教养的阅读能使人不断进入新境界。
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相信未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手指”比作“排浪”,把“手掌”比作“太阳”,把“曙光”比作“笔杆”,形象地抒发诗人的豪迈情怀,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
同类题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D.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珍珠似的白沫 (闻一多《死水》)
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代人》)
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舒婷《致橡树》)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