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中典故使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C.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1-14 04:57: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各句内容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A.通假: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徒”
輮使之然也 通“糅”
衡少善属文 通“嘱”
B.活用:
五亩之宅,
树
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
赢粮而
景
从 名词作状语
使人听此
凋
朱颜 使动
C.手法: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比喻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起兴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对比
D.句式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主谓倒装
为天下笑者,何也? 被动句
同类题2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
B.溪水绕着山头缓缓地流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玉带系在山腰上。
C.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D.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同类题3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同类题4
请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前夕,学校举行了心理讲座及一系列减压活动。高二年级一位校园记者采访高三学生,“快要高考了,时间是多么宝贵,你为什么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
(1)针对减压活动,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与心理、高考相关。
(2)假如你是高三学生,你该如何回答他?要求语言得体,表明自己的看法,不超过60字。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十一二岁的小伙计,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B.这山峡,天晴的时候,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C.红军十五天五战五捷,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为此,毛主席写了光辉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滴泪,凄切、深挚,千年之后,于每一个朗月高悬的无眠之夜,在相思悲愁者的眉间、心上静静流淌。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