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古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境”“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是夸张写法。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试问闲愁都几许?”运用反问,来强调愁绪之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17 09:3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格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②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③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借代 比喻 对偶 夸张
B.借代 拟人 比喻 夸张
C.设问 拟人 比喻 借代
D.设问 比喻 对偶 借代
同类题2
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 )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拟人)
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拟人)
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
同类题3
下列诗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同类题4
《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这种手法古诗中经常采用,下面古诗没用使用象征手法的一项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同类题5
请在文中划线处填上适当的文字,使之与“看爹娘,莫忘拎袋红砂糖!”构成对联。(4分)
小区前面的这条街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商贾云集,牌匾林立。前几天,这里突然立起一块硕大的牌匾,上书十个大字: 工作忙,
。
这可是整条商业街唯一的一个公益广告啊!每天,凡是经过这里的人都禁不住多看几眼这块牌子,每看一次,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家、亲人、温暖的感觉。
附近的一些老住户还纷纷打电话给报社、电视台,称赞此举是文明之举、高明之举、智者之举!
但是一周后,那块牌子旁边又立起一块新牌子,上面也写了十个大字:“看爹娘,莫忘拎袋红砂糖!”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