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之一。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甲图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2)为落实“新农村建设”,甲图所示地区选择了M村落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试点,试分析选择M村的自然原因。
(3)甲图中平原和山区的道路形态及工程造价有何差异?
(4)与B地区相比,A地区聚落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29 09:03: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黄土高原区,聚落的形态以大型的团状聚落为主
B.乡村聚落最初形成时,虽然规模和范围比较小,但却比较稳定
C.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聚落就越集中
D.为了灌溉方便,村落多位于河流两岸相对低洼的地方
同类题2
西成高铁,又称“西成客专”,自西安到成都,全长650千米,共设14个车站,设计时速250千米/小时,运营时间从原来11小时缩短为4小时,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规划中“京昆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于2017年12月6日开通运营。下图为西成高铁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成高铁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气温低,冻土发育
B.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
C.穿越黄河干流,工程量大
D.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小题2】西成高铁的建设,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利于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B.桥隧建设对沿线农业不产生影响
C.连接了汾河平原和成都平原
D.促进西部城市间经济与文化联系
同类题3
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总长1075 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
【小题2】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
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
【小题3】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铁路运输量少
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公路运输成本低
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同类题4
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太行山山前断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甲的地形类型。
(2)据图乙,判断华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或B),指出华北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3)简述图甲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选其一,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5)据图甲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同类题5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为主
B.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C.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D.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小题2】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丰富
B.气候适宜
C.交通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