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1-13 03:43: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
B.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C.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D.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同类题2
下列诗句中,
没有使用
借代手法的是
A.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茘墙。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D.铁衣返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同类题3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像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还为后人留下许多名句佳作,如我们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重阳节时,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口吻拟写一段话,概括此次远足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
同类题4
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借代)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比喻)
C.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拟人)
D.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对比)
同类题5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在信中,我这样叙述道:“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