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劝学》运用比喻进行说理,有的地方形成了“博喻”。“博喻”是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铺陈形式,作者为了强调某个事物,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便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设喻,形成一连串比喻,即为“博喻”。请写一段运用博喻修辞手法的文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3-17 04:0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A.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
D.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同类题2
下列有关语音、词语、语句的修辞及表达效果,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林黛玉的聪明颖悟、病弱娇美。
B.“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此“剩”是加减之余,表达了卫老婆子羡慕祥林嫂婆婆利用祥林嫂赚钱的手段高明,突出了卫老婆子冷漠无情的中人形象。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用倒装句,将“空的”“下端开了裂”这样的修饰语放到中心词的后面,突出了祥林嫂生活的困顿悲惨。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几句整散结合,写出了当年曹军军容之整、气势之盛;亦体现了赋体文语音上声律和谐,句式较之传统的辞赋,更灵活多变的特点。
同类题3
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D.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同类题4
模仿例句的句式,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在横线处仿写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例句: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仿句:
,
;
,
。
同类题5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
B.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排比)
C.(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拟人比喻)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通感)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