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军事天地》推出“深度军情”版块,以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复杂军事战略环境。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6-09 12:2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人回味无穷,越是深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______的力量。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引进来量能扩充的今天,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对过年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但不论文化表象怎么样,像亲情团聚、敬老慈幼这些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因子,都牢牢占据着春节文化的中枢。一位学者说得好,“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格”。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人格,以至于亲情眷顾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胎记,( )。年复一年,亿万个家庭的团圆故事总会在春节集中上演,“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成为春节这股文化潮汐______的生动见证。

春节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礼物,但文化不会停留在昨日,正如崭新未来总是永不停歇奔涌前行。通过网络直播,外地游子同样分享到家乡自导自演的“村晩”的甜蜜幸福。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折射出文化振兴乡村的希望蓬勃也为创新春节文化注入了源头活水。事实上,春节文化一直在______。改革开放40年来来,从央视春晚开播到短信祝福、网络贺年,再到如今旅游、健身、读书等各式过年潮流,新的文化样态不断孕生蝶变,让春节这杯时间的佳酿散发出______的芬芳。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为春节文化的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也折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蓬勃希望。
B.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折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蓬勃希望,也为春节文化的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
C.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折射出文化乡村振兴的蓬勃希望,也为创新春节文化注入了源头活水。
D.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为春节文化的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也折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希望蓬勃。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过年回家成为最重要的春节节日仪式
B.回家过年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
C.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
D.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是回家过年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厚积薄发 持之以恒 推陈出新 流芳百世
B.厚积薄发 经久不衰 与日俱新 历久弥新
C.喷薄而出 持之以恒 推陈出新 历久弥新
D.喷薄而出 经久不衰 与日俱新 流芳百世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牧民 ,载歌载舞……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人们不难发现,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人工植树造林为例。苏木山位于内蒙古东南,属阴山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黄石崖为2334.7米。如今,(    ),但当年植树造林之路并不顺利。刚开始,当地政府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树种,尝试过很多种树,种植效果都不好。直到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人们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有了今天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
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有 的自然优势。当地 ,依靠农业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甜菜等特色富民产叶,实行品牌化营销、集团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还有,乌兰察布市回收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情节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B.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C.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D.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
B.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
C.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的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D.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恢复了当地的生态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衣食无忧蔚为大观得天独厚因势利导
B.安居乐业蔚为大观得天独厚因地制宜
C.衣食无忧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地制宜
D.安居乐业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势利导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