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语言学家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各地方言语料,为保留我们民族原汁原味的语言用尽了毕生精力。
B.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理性成为了人们的思想主流,很多宣扬迷信的人或团体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招摇撞骗。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自从我国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10 03:5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 。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可见,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又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 :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等等。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______;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分析 功德无量 数不胜数 风靡一时
B.梳理 功不可没 数不胜数 蔚然成风
C.分析 功不可没 擢发难数 风靡一时
D.梳理 功德无量 擢发难数 蔚然成风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要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就必须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
B.只有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
C.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持续管理的结果,也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D.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B.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问题,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C.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D.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现象,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