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件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实效性,中国气象局及有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C.很多大型公立医院都在扩张,而抑制大型公立医院盲目扩张的冲动,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并把坚持公益性纳入政绩考核。
D.碳汇林管理者将从这项基金中获得支持,以补偿在种植碳汇林过程中产生的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的费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29 04:3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   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碧万顷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
B.一马平川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正言顺
C.一碧万顷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
D.一马平川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正言顺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C.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D.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小题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B.初露锋芒   一日干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C.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D.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