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朦胧月下的荷花。
B.在莽莽苍苍的原野,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支正在覆灭的船队,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C.于是,我从记忆的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写下了《扳着指头数到十》这篇小说。
D.我拥抱着夏日的黎明,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美丽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翼悄然翔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4-01 03:0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新华网“教育·读书”论坛以“最感动我的文学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文学人物点评。请仿照示例从下列高中语文教材人物中选择一个令你感动的人物,写一句点评的话。要求:采用对偶句式,可不完全拘泥于原句式。(4分)
示 例:林黛玉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
所选人物:大堰河 烛之武 荆轲 刘和珍
人物:
点评:
同类题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偶手法的一项是( )
A.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杜甫《寄贺兰铦》)
B.星垂平野阔,风正一帆悬。(杜甫《旅夜书怀》)
C.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D.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同类题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对比、拟人)
同类题4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D.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同类题5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4分)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