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新华网“教育·读书”论坛以“最感动我的文学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文学人物点评。请仿照示例从下列高中语文教材人物中选择一个令你感动的人物,写一句点评的话。要求:采用对偶句式,可不完全拘泥于原句式。(4分)
示 例:林黛玉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
所选人物:大堰河 烛之武 荆轲 刘和珍
人物:
点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12-05 10:54: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雪跳珠乱入船。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同类题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同类题3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我无法在它周围钉上铁丝,/我的篱笆桩没有这么结实。
B.知更鸟嚷着:下雨
C.它们的身子/像两根黑皮鞭,/举起来向前抽打
D.这时我感到太阳爬上我肩膀
同类题4
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梦想之于人生,正如星光之于黑夜,即使一点,也会驱走黯淡;梦想之于人生,正如色彩之于白纸,即使一抹,也会带来绚烂。 (8分)
①
;②
。
同类题5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B.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字数多少无规定, 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C.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D.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E.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