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题。
【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
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
【小题2】丙地可能是()
A.天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阴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7-25 01:39: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北坡高于南坡,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信风带影响南坡降水多
B.南坡地势陡峭
C.北坡为阴坡,热量较多
D.北坡纬度低,热量较多
同类题2
图为某大陆沿120°E经线1、7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35°纬度附近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荒漠
【小题2】图中25°纬度附近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内陆
B.终年受副高控制
C.沿岸寒流影响
D.位于山地背风坡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向西减少到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下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面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同类题4
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O℃~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O℃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因为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季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是
A.“全年皆夏”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
B.“长冬无夏”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四季分明”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D.“全年皆冬”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极地和高原地区
【小题2】北半球海洋地区很少有“四季分明”型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同类题5
读我国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乙山地垂直带谱中,①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荒漠带
D.雨林带
【小题2】造成甲、乙两山地自然带基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