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面图1、图2分别为我国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可能分布状况的模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
(2)图1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
(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8-30 09:5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的温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温带雨林。温哥华岛是世界温带雨林典型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衫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下图示意温哥华岛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该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及气候特点是
A.西部 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B.西部 冬温夏凉,降水丰沛
C.东部 冬雨夏干,冬暖夏凉
D.东部 全年温暖,降水均匀
【小题2】温哥华岛温带雨林中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阔叶树种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阴雨冷湿,年均温较低,光热不足
B.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植物种类少
C.纬度高,且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
D.人类对阔叶树砍伐数量比针叶树多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见甲图)年降水量大约在40-80mm之间,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的海拔在1200-1700m之间,主体是沙山和高大的沙丘。沙丘内部较为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一些根系发达的篙属、沙米等草本植物(见乙图),沙山之间的洼地分布着100多个大小不等的永久性湖泊,冬季不结冰,多为咸水。湖岸边生长的茂密植物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也是沙漠中动物的食物。湖泊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之地。
(1)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沙丘顶部可生长植被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众多湖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3
图乙为测得的图甲中L河流一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判定,当地典型的自然景观为( )
A.硬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草原
D.荒漠
【小题2】正常年份,该季节流域农作物易遭受( )
A.暴雨洪涝
B.伏旱
C.融雪洪涝
D.病虫害
同类题4
读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大西洋中
D.西侧都有盐场分布
【小题2】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
B.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C.东西降水差异大
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同类题5
一位从哈尔滨人从家乡出发,经北京、广州到海南岛,一路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A.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不同
B.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
C.各地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
D.各地的海拔高度不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