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贺兰山地处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植被受气候的影响尤为敏感
下图示意贺兰山位置及其中段植被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草原化荒漠、荒漠化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B.草原化荒漠、荒漠化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C.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D.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小题2】野外调查发现,旱生灌丛大多分布于沟谷及阴坡地段。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水分
D.光照
【小题3】图中人工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A.山地降水
B.湖泊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4 09: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山南北坡不同高度降水量和降水变率变化图(横轴表示测站的海拔,其中441 m至3 539 m表示北坡测站海拔、934 m至1 739 m表示南坡测站海拔),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山脉可能为( )
A.阴山
B.贺兰山
C.秦岭
D.天山
【小题2】关于该山脉降水量及降水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的趋势不明显
B.南北坡的最大降水高度均介于海拔1 600 m与2 100 m之间
C.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D.南坡降水变率明显小于北坡,高山区变率也小于低山区
同类题2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岁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④、乙
【小题2】图中沿①一②一③一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同类题3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小题2】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小题3】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同类题4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边缘山脉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位于
A.昆仑山脉北坡
B.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C.祁连山脉北坡
D.阿尔金山脉南坡
【小题2】此段山坡
A.降水水汽主要米自太平洋
B.海拔2000米为常绿阔叶林带
C.海拔3000米左右有永久积雪
D.随海拔升高,气温年较差增大
同类题5
下图中G岛是沉积形成的岛屿,最高海拔不足42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G岛位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小题2】岛上植被主要是
A.山地针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小题3】岛上常见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