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小题2】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小题3】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23 12:2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东非高原形成热带稀树草原的景观,表现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A.纬度地带性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甲地广泛分布的肥沃土壤最有可能是
A.黄土、棕壤
B.红壤、紫色土
C.黑土、黑钙土
D.砖红壤、栗钙土
【小题2】计划在图中甲、乙、内、丁四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其中合理的是
A.甲处开荒种植玉米
B.乙处垦殖种植水稻
C.丙处发展棉花生产
D.丁处广泛建设茶园
【小题3】乙地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区域地形因流水作用,多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甲区域河流有结冰期,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
C.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
D.两区域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沿图示铁路线自东向西自然植被景观逐渐由森林过渡到________、________,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甲城市有“日光城”的美誉,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大型工程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其中①工程对输入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西部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
同类题5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说出A处的自然带类型,并分析成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说出E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