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06 12:03: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一要素变化,能影响当地地理环境,但不会对其他地区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同类题2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巴库为阿塞拜疆(1922年加入前苏联,1991年独立)的首都,巴库油田早在1873年就已打出第一口油井。20世纪初,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的一半,成为当时俄国最重要石油基地,但目前浅层石油早已被采尽。该市居民有多个民族,主要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俄罗斯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在19世纪末约为4万人,到20世纪中叶达到35万,目前降至约10万左右。
(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简析巴库俄罗斯族人口数量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m,海水盐度低,冬季大范围封冻。西北部海区常形成强风,该风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増大,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东北部塔甘罗格湾几乎是淡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把锡瓦什湾和亚速海隔开(如下图),锡瓦什湾水深为0.5~1m,海底有厚达5m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臭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木丰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木丰岛的战役。
(1)分析亚速海常出现汹涛巨浪景观的原因。
(2)简述塔甘罗格湾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
(3)分析锡瓦什湾“夏季尤臭”的自然原因。
(4)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
同类题4
该图表示的是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环境的
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和
来实现。
(2)我国黄土地貌的发育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原始地形、黄土的堆积以及水的作用。所以黄土地貌是
、
和
、
(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3)图中a、b、c、d、e、f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_,表示旗形树冠形成的是_________。
同类题5
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可知,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