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可知,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24 10:45: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资料显示该湖泊面积的变化造成了该区域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地貌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不合理采矿导致湖水渗漏
C.截留注入湖泊的河水灌溉
D.大面积围湖造田
【小题2】湖泊面积的变化对该区域带来的可能影响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量增多
D.风沙天气减少
【小题3】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可变异性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江上游。分析秦岭对汉江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同类题3
近年来,我国某地大力推广“不整地、不灭茬、不打垄,地里遍布玉米秸秆”的“免耕懒作”生产模式后,土壤中蚯蚓数量大幅上升,玉米根系大幅增长。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传统“精耕细作”相比,“免耕懒作”生产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①生产工序减少,劳动成本降低 ②土壤肥力上升,侵蚀作用减弱
③蒸发作用减弱,土壤水分增加 ④鼠患虫害减少,粮食单产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蚯蚓数量的增加与玉米根系的变长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不稳定性特征
B.整体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区域性特征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柠檬性喜温暖,不耐寒,也怕热,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适宜栽植于温暖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地。柠檬最适宜土壤pH值是5.5-7.0之间,云南省的瑞丽是种植柠檬的黄金宝地,在栽培专家组的指导下,瑞丽建立起高品质栽培示范园。同时,“瑞丽柠檬”在2016年2月1日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做大做强瑞丽柠檬产业提供了保障。瑞丽市党委政府也将柠檬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材料二:云南省位置示意图和红河哈尼梯田。
(1)根据材料分析瑞丽发展柠檬生产的自然条件。(至少写三点)
(2)左上图所示阴影区域植物资源丰富,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至少写两点)
同类题5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 - 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 - 2007年与2008 - 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B.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C.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D.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小题2】该山地自然保护区中有可能生长成片的阔叶树应为
A.桑树林
B.胡杨林
C.樟树林
D.桦树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