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722-1723年火山爆发,大量熔岩阻断了河道,形成了5个相互连接的湖泊——五大连池。其周围分布着14座火山,火山海拔为300米-600米。火山和湖泊一起构成了“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地质公园。右图为五大连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五大连池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性质上为咸水湖
B.成因上属堰塞湖
C.春季水位最高
D.湖水深,湖岸陡
【小题2】五大连池风景区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火山喷发,生物演替复杂
B.垂直自然带丰富
C.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D.人类活动干扰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2 10:0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小题2】代表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景观图中,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比较②、③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高程相同)
A.②图所示区域的水热要比③丰富
B.②图所示区域的光照要比③丰富
C.②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③高
D.③图所示区域的植被比②丰富
【小题3】四幅景观图中,土壤厚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局部世界地图中的点与景观能正确匹配的是
A.a—④
B.b-②
C.d-①
D.e-③
【小题5】从d、b、a、e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B.垂直地分异
C.地方性分异
D.纬度地带分异
同类题3
纳马夸兰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的“王国”,下图为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及其附近的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昼夜温差小
B.干旱的气候
C.径流量丰富
D.多雾的环境
【小题2】当地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的时间大约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l0~11月
同类题4
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湖水清澈,终年不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科考队通过考察发现伊塞克湖
A.东西长约250Km
B.属于淡水湖
C.湖畔常绿林密布
D.东部高山终年积雪
【小题2】伊塞克湖冬季表层水温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
B.地势高,获得太阳光热多
C.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山高谷深,气流下沉增温
【小题3】影响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因素是
A.多晴暖天气,风力微弱
B.枯水期湖滩出露,栖息地广
C.生物多样性丰富,食物充足
D.湖泊终年不冻,气候温和
同类题5
平潭县是福建省东部沿海一个岛县,全县陆地面积392km2,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岛的南部有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全岛年降水量1196.2mm,年均温19.5℃,夏凉冬暖、霜雪罕见,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下图为福建省平潭县的位置示意图、平潭县“石头城”民居景观及三十六脚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平潭县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正午太阳高度比秋季小
B.受海洋影响,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
C.春季受冬季风影响比秋季大
D.春季降水最多,光照不足,升温慢
【小题2】平潭县三十六脚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陆地沉降,海水侵入
B.人工水库蓄水而成
C.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
D.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小题3】平潭县“石头城”民居房子的屋顶上都放着一些石块,其作用是
A.冬防寒,夏消暑
B.古人祭祀海神的设备
C.防止瓦片被大风刮走
D.增加屋重,防止被海浪冲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