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的东南部,海拔780米,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20世纪60年代后湖水减少、逐渐干涸。罗布泊盐湖面积10350平方公里,集中了钾盐资源约1.18亿吨,品质极好。在其腹地座落着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年产120万吨硫酸钾,2008年建成至今,已累计生产优质钾肥906万吨,使原本钾盐资源严重匮乏且需求又大的中国,变成为国际钾肥市场的价格洼地。
材料二 下图示意新疆区域。
(1)从气候角度分析,哈罗铁路(哈密--罗布泊)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罗布泊干涸对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罗布泊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8-03 01:17: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完成题。
【小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小题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小题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同类题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早上吃土豆丝、午饭烩土豆块、晚上吃土豆饼”,可以说陕西省老百姓“无土豆不欢”。土豆相对于其他作物,比较耐旱、耐寒、耐瘠薄,在陕西省种植区域产量占全国前列,土豆已经成为陕西人的主粮。
材料二:渭河流域示意图和黄土高原窑洞景观图。
(1)在蔬菜界“混”的土豆,凭什么“逆袭”为陕西省老百姓的主粮?
(2)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对渭河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3)窑洞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也是陕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条件角度推测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哪一处可能有窑洞存在,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3
读某地区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本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2)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所导致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
同类题4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l)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区。
(2)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类题5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边界处(图甲)的吕宋岛是菲律宾最大岛屿,岛内的塔尔湖是古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最初塔尔湖是一个成水湖或者高度封闭的海湾,随着火山堆积物将湖泊边缘加高,海水不能再进入塔尔湖,便逐渐变成淡水湖。有趣的是,海里的海洋生物也渐渐适应了淡水环境,生态系统整体朝着一致的方向演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吕宋岛所处板块边界类型附近形成的常见地貌不包括
A.岛弧
B.海岸山脉
C.海沟
D.海岭
【小题2】塔尔湖由咸水生态环境逐渐演化为淡水生态环境的过程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工业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