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惠及沿线4200多万居民。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中线工程中的起点丹江口和终点北京的气候类型名称和共同成因。
(2)结合丹江口和北京的降水特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水资源调配上的合理性和存在的弊端。
(3)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上的扬州和北京为例,说明沿线自然景观有哪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西线工程起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纬度位置与丹江口差不多,但是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两地的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01 12: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公里,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图为台湾省局部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图中四处( )
A.甲处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B.乙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C.丙处县界以山脉为界
D.丁处地势低洼,风力强劲
【小题2】沿海的沙丘对兰阳平原的影响是( )
A.多沙尘天气
B.夏季风变弱,降水减少
C.加剧土地盐碱化
D.加剧洪灾,导致农业减产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小题2】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A.一年两次汛期
B.通航能力强
C.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同类题3
读“世界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自然带由①到④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地形
【小题2】③自然带中有绿洲,这种现象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同类题4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
(3)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说明其反映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成因。
同类题5
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土壤
D.热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南水北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