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典型林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丙地到乙地林木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19 07:0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⑦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形成自然带③的大气环流是_______。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该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该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对应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该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对应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地的森林植被,属于地方性分异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关于图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沿岸是寒流
B.②沿岸是暖流
C.③④之间是寒流
D.①③之间无洋流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达436条。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降水达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干旱季节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达到81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奥里诺科河中游平均河宽l-1.5km,下游平均河宽2km左右,水位年变幅12m,河道为均匀剖面,平均坡降约为0.045‰。奧里诺科河年平均输沙量约3.52亿吨,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两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涨水季节)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 (退水期间)的干流。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图中①、②、③三地区年降水量的大小。
(2)分析①、③两地区年降水量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试解释奥里诺科河一年中汛期前后两次沙峰的成因。
同类题4
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b图,判断a图中丙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自然带( )
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 )
A.气候类型
B.大气环流
C.自然带
D.盛行风
同类题5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更替,这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B.非地带性
C.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D.垂直分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