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⑦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形成自然带③的大气环流是_______。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该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该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对应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该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对应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5-10 10:0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题。
【小题1】导致针阔混交林带北坡比南坡高的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坡度
【小题2】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同类题3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二类生态区分布和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1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小题2】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2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A.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年太阳辐射多
【小题3】与Ⅰ曲线相比,Ⅲ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
D.夏季降水增加
同类题4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阴影为某自然景观分布,M地一年中最大昼长为13时13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阴影地区的自然景观最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冰川
【小题2】该自然景观分布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山脉直逼海岸,地形狭窄
C.沿岸洋流影响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小题3】海口市(110°E,20°N)夏至日的昼长是
A.10时47分
B.14时51分
C.13时13分
D.9时09分
同类题5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下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的海拔约为
A.1500m
B.2200m
C.2700m
D.5000m
【小题2】肯尼亚山
A.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
B.②地植被为山地雨林
C.③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
D.地处板块消亡边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